加强小麦冬管,夯实丰产基础
来源:罗山县农科所时间:2024-12-16浏览量:
分享:

今年麦播后,罗山县气温偏高、墒情较好,一方面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小麦播种质量、出苗情况总体好于往年,播种面积、一二类苗比例均较上年有所增加,长势总体正常偏好;另一方面我县小麦却出现了旺长现象。为了夯实明年小麦丰收的基础,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必要。

旺长现象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旺长的小麦由于地上部分生长过快,地下根系发育不良,导致小麦的抗寒能力下降,易受冻害。其次,旺长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此外,旺长还会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风险,给小麦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分析旺长现象的原因,除了气象条件适宜、播种量过大等外部因素外,还与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盲目追求高产,导致播种量过大,形成旺长。同时,部分农民在田间管理过程中缺乏精细化操作,未能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也加剧了旺长现象的发生。

针对当前我县小麦旺长现象,应充分利用好冬前的最后窗口期,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以培育冬前壮苗(主茎6片叶,3--5个分蘖,8--10条次生根)为主线,以“镇压化控控旺、水肥管理促弱、防治病虫草害”为重点,因地因苗细化技术方案,落实落细冬前田间管理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镇压或化控控旺。对于旺长的小麦,应采取镇压措施来控制其地上部分的生长。镇压应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的原则,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进行镇压,过湿的地块不宜镇压;对土壤松暄、有裂缝的地块进行镇压,土壤黏重、板结重的地块不宜镇压;晚播麦要轻压不要重压。对土壤悬空、透风跑墒、播种较深等地块应适当重压,对整地质量好、土壤墒情好、沙壤土等地块应轻压。对秸秆还田量较大、地下水位较低的,可酌情进行轻压。

镇压要把握时机。在小麦3叶期后至越冬前进行,镇压时应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进行。对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力争在越冬前镇压2~3次,每隔10天左右镇压1次,努力将越冬前亩茎蘖数控制在80万左右。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表层土壤松暄的麦田,可在浇水或降雨后表土层见干时镇压,一般镇压1~2次。对土壤紧实、群体合理的壮苗麦田,通过控水、控肥达到蹲苗控旺效果的,可以在越冬前镇压1次。

镇压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镇压按同一个方向,不能逆向镇压,否则会对麦苗造成严重损伤,严重的会出现死苗。二是清晨叶片结霜时不能镇压,土壤上冻后不能镇压,否则会给麦苗造成机械伤,加剧冻害发生。

通过镇压可以抑制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促进地下根系的发育,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同时,对于群体偏大、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以及有缺肥症状的麦田,不宜采用化控措施,而应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来促根健苗、增强抗性。

长调节剂化学控旺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细胞液浓度,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小麦抗冻能力。对旺长麦田或因播量过大造成植株稠密、茎叶纤细的假旺苗麦田,可用含量10%多效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30~40克/亩,兑水2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矮壮素、甲哌鎓、多效唑、烯效唑类生长调节剂等属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过量使用会导致药害,使用该类药品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进行操作,以免发生药害。且喷施要在日均温度8℃以上无风的天气,做到均匀适量,避免随意加大剂量。

水肥管理促弱转壮。针对晚播、肥力差的弱苗麦田,应加强水肥管理来促进其生长发育。应根据麦田的墒情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浇水施肥。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麦田,可适当推迟浇水时间;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及时浇水补墒。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涝,清理好厢沟、腰沟、围沟及田外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田间无明水,防止渍害。同时,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以补充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防治病虫草害。今年秋季气温偏高、墒情较好,小麦病虫草害发生风险增加。因此,应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防控策略。对于麦田杂草的防治,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工作,防止出现冻害、药害。同时,应加强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小麦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民朋友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建议农民朋友在种植小麦时要科学控制播种量、合理密植;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精细化操作、因地制宜地调整管理措施;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展望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小麦生产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在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