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4年05月02日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罗山 > 特色资源
现代农业大发展 宝城大地普华章
时间 : 2017年11月29日  来源 : 县农业局  作者 : 佚名  浏览次数 : 3082    

罗山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多样,从南至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垄岗和平原,全县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土地构成比例大致为五山一水四分田,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0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6.12万,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31.02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0万亩以上,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以稻麦、稻油(油菜)、稻肥(紫云英),一年两熟轮作方式为主,面积最大的仍是稻麦轮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大局稳定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安全为重点,以提升科技服务手段为动力,不断调优农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以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抓点示范,辐射带动,达到促进粮食均衡增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县粮食总产从2010年的14.16亿斤到2016年的14.27亿斤,粮食生产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杂交水稻百亩高产创建攻关示范田,平均亩产达869.6公斤,创造了江淮流域一季中籼稻的高产新纪录,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充分肯定。罗山县先后六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粮食品质也有大幅度提高,优质率达95%以上。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在确保粮食的基础上,坚持以培植茶叶、蔬菜、畜禽、植物油、水产、花卉苗木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 一村一品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建成以南湾、石山口两大灌区为核心的100万亩超级稻基地,以沿淮乡镇为核心的46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以南信叶路沿线乡镇为核心的16万亩紫云英生产基地,以周党、竹竿为核心的45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沿浉淮河、竹竿河及县城、周边乡镇为核心的1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以南部9乡镇为核心的26万亩茶产业种植加工基地,形成了南茶、北菜、中部种养、环城花卉苗木区块经济发展格局,带动相当规模的产地市场。大力开展特色产品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36个,创建河南省著名商标3个,仙灵牌申林玉露申林薮北灵山剑峰健民稻米尤店北李湾萝卜朱堂红萝卜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已成为罗山名片

生态农业长足发展

突出优质粮食、信阳毛尖茶、无公害蔬菜、生态畜禽水产等亮点,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先后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个、无公害品牌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播种面积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播种面积16万亩,农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全县龙头企业ISO9001质量认证、产品认证、产地认证等超过35家。全县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专业乡镇3个、专业村15个。把沼气建设同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相结合,探索出了多种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形成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全县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0余座,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28处,县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1个,村级沼气技术服务网点77个。目前,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农业园区全面建设

紧扣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五个关键,推进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聚,加速推动传统农业纯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功能的方向转变,带动本地和周边农户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目前,全县建成200亩以上、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带有休闲观光性质的现代农业园区48个,全县18个乡镇(不含城关镇)基本实现一乡一业、一乡多园(观光园、示范园)。年经营额2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园区)48处,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

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通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加强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强化品牌建设、开拓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重要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的产业。目前,全县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发展到485个,从业人数1.2万人,资产总值达到17.8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13.5亿元,销售收入51.6亿元,带动农户6.98万户(含县外),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农技推广的重要载体和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平台,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罗山县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5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6家;社员总数达到4.8万人,带动农户达到10.6万户,带动农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67%。各类家庭农场超过700余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看好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着力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推出了龙头企业租用、示范基地建设孕育、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生态示范园+农业超市经营、整村流转推进、“1+2”联动、科技引领、家庭农场承接等九大经验经营模式,涌现了一大批的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种植养殖大户。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51.4万亩,其中流转耕地100亩以上的大户708个,流转林地500亩以上的大户301个,建成千亩种植养殖基地205个、万亩种植基地6个,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

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大力开展送科技入户活动,在全县农技人员中择优选定了56名技术指导员,联系帮扶56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5600个农户,加快农业科技普及,打通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成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10个,配备专业人员、专业设备、开展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覆盖面达100%。每年推广普及先实用新技术10余项,引进、推广高产、高效新品种20余个。全县高效农业比重达30%以上,新品种占8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0%。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以上。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通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高标准粮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仅2015年,全县投资资金4亿元,新建、改造水利工程6000余处,整修渠道154公里,维修提灌站15座,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49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新建、改造坑塘6169口,兑现奖补资金3057万元,再次夺得全省红旗渠精神杯。新建农村公路129.7公里,建成高标准粮田13万亩,又解决了4.68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罗山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县域农村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172.2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010年的1.9倍。农民年人均收入也从2010年的5223元到2016年的10534元,增长幅度达到101.7%。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 豫ICP备12025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