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24年11月08日
李文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
时间 : 2023年10月07日  来源 :   作者 :   浏览次数 : 18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力量。

  深刻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形成、发展、创新群众路线的践行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我们党的“红色基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

  传承弘扬“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追求。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要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传承弘扬“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如果没有人民的全力支持,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生存和发展;如果没有数以百万的老百姓推着小车送粮食、运弹药,就不可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就不可能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主动实践和积极创造,才有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自觉拜人民群众为师,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传承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才能形成正确认识;到群众中去,才能将正确认识转化为群众行动,才能在群众行动中检验深化认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必须走群众路线,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堪称典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寻乌调查》等调查报告,为夺取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全面听取中央30多个部门汇报基础上,撰写出《论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和发展道路。深入群众,就是要“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让群众打开话匣子,说出真心话。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提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的本领,切实制定出真正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传承弘扬“人民满意”的最高标准。人民是否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将人民满意标准具体化、形象化,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为,把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作为评价信访工作的重要标尺,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人民评判的工作业绩。

  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

  做好信访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是一以贯之的,是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带头做群众工作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饱含着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群众信访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作为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

  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开展工作、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也为做好信访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引。在河北正定,他在写给四大机关领导的一封信中,要求他们脱身冗务,着眼基层,着力实际,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在福建宁德,他首创“四下基层”制度,到任不到3个月走遍9个县,特别是3次到交通偏僻的寿宁县下党乡现场办公,跋山涉水访贫问苦,协调解决下党乡建设发展难题。在福建福州,他倡导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四个万家”活动,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送温暖、解民忧。在浙江,他带领省直部门负责人到问题多、矛盾集中的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436批667人次,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带头做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值得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看齐、发扬光大。

  始终坚持把心贴近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讲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强调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尽管他日理万机、政务繁重,但对群众写给他的来信都十分重视,多次直接回复,这些回信对象十分广泛,内容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在全社会引发了热烈反响,凝聚起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

  始终坚持为群众排忧解难。信访问题大多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就抓住了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强化责任担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近年来,国家信访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积案,集中力量打了一场攻坚战,解决了一大批钉子案、骨头案和历史遗留难题,促进了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突出矛盾明显缓解,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

  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信访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也是信访工作政治性的鲜明体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条例》,深入推进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和维护秩序法治化,切实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信访干部队伍,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信访工作的价值追求,也是信访工作人民性的鲜明体现。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作用,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汲取人民智慧。要坚持人民信访为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力以赴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制定政策、化解矛盾、衡量成效的根本标准,创新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和群众评价工作机制,让群众满意成为改进工作的“指向标”。

  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信访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信访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信、访、网、电等各种渠道,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技术手段创新和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要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工作要求,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攻坚化解力度,妥善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累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信赖。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和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中央更好掌握社会动态、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深入研究推进信访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工作中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健全完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要围绕“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工作要求,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矛盾风险排查预警、源头多元协调化解等制度机制,更好地发挥社情民意“晴雨表”、化解矛盾“减压阀”、保障安全“稳定器”作用,以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李文章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 )


Copyright @ 2017 www.luosh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政府
罗山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负责日常维护
主办单位:罗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罗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2178559
网站标识码:4115210001 豫公网安备41152102000003号 豫ICP备120258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