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幅巨型稻田画在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以及铁铺镇惊艳亮相,这些稻田画以大地为纸、稻苗为笔,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进稻田画观赏区,登上观景台,一幅幅精美的稻田艺术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该县结合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打造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红色故事等一系列主题画作,今年的稻田画以“茶乡欢迎您”“和谐共生山水田园”为主题,字样醒目大气,还有展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场景的画作,从高空俯瞰,画面与周边青山绿水、错落民居构成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展示了罗山县的自然美景和深厚文化。
“从上来的那一刻我就感觉特别震撼,因为之前有在网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报道,我以为是P图,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景象,感觉咱们现在乡村建设越来越好了。”现场正在拍照的一位游客说道。
据介绍,这些稻田画的色彩奥秘,就藏在稻苗的基因里。为培育出色彩丰富、稳定性强的彩色水稻,罗山县农科所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运用杂交与反复回交技术,成功选育出红、黄、白、紫、黑、绿六种含叶绿素较高,差异比较显著的彩色水稻品种,将鲜活的画面展现在游客眼前,让人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信阳市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七级职员郑建新介绍,稻田画的制作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包括彩色水稻的选育、图案设计、精准绘制、人工种植以及田间管理。在图案设计阶段,今年采纳了“北斗+遥感”的双模定位技术。在田间测绘阶段,采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生成的三维地图,并通过GPS自动标记不同色块对应水稻的品种分区。
近年来,罗山县深度融合农业与旅游业,让一号旅游公路游人如织,当地还配套建设了观景平台、观光步道等设施。农旅融合不仅扮靓了乡村,更带动村民增收,也成为罗山县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信阳市罗山县灵山镇副镇长程超表示,今年是打造稻田画的第五年,通过田园经济丰富发展我们的乡村经济,通过文旅文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人流,聚集了客流,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农家乐和民宿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