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2024年全省普通国省道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情况通报》,罗山县国省道在优良路率、有效修补率提升等方面表现突出,次差路比例显著下降,养护效率和质量排名位居全省、全市第一方阵,展现出罗山县国省干线公路推动精细化养护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抓实养护效率,病害修补率全省领先。以“日常养护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行“网格化巡查+动态化修复”机制,积极开展全季节养护,累计投入养护力量5100多人次、机械设备860多台次,修复各类病害2.13万平方米、灌缝85万延米,病害修补率达92.08%,在全省120个县区考核中位列第21位。
抓实路况提升,优良路率提升全市第二。聚焦群众交通出行安全,通过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沥青路面专项提升、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国省道穿村过镇平交路口治理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7亿元,谋划实施公路提质改造工程4个,总建设里程51.54公里。优化提升平交路口83处、更新交通标线2.9万多平方米、增设安全设施设备1245处(套)、洒水保洁13.2万公里、打草清杂130万多平方米、整修路肩边坡4万多平方米、管护树木1.5万棵。罗山县国省道优良路率同比提升9.07%,其中G312、S338等路段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达90%以上,增幅居全市各县区第2位,群众出行舒适度显著提高。
抓实创新发展,打造“畅安舒美”路网。聚焦养护主职主业,加大“四新技术”应用,配备养护作业车、洗扫车、雾炮车、多功能养护车以及新型沥青灌缝机等机械设备,提高精准养护效果。加强技术更新,学习使用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处置再生技术、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桥梁绞缝加固技术、连续式泡沫沥青厂拌(再生)工艺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推进理念、技术、制度的创新。因养护成效突出S337线被市公路主管部门选定为全市沥青砼路面灌缝技术交流现场会地点
下一步,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四高四争先”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民满意,深化在通行保障、安全防护、路政服务等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上创新提升,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为“美丽罗山”提质效目标提供更优质的公路通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