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防治水稻二化螟一代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时间:2024-05-16浏览量:
分享:

  二化螟一代以幼虫钻蛀稻株,形成枯鞘和枯心苗,影响水稻早生快发。预计今年我县二化螟一代将中度偏重发生,部分田块严重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左右。

  一、依据

  1、越冬虫口密度调查:据县植保站4月下旬剥查,平均亩残留越冬代幼虫1325头,最高6979头,死亡率为9.5%,与常年比略偏低。

  2、发育进度调查:4月28日化蛹率7.2%,5月2日化蛹率18.2%,进入化蛹始盛期,5月9日化蛹率46.9%,羽化率5.3%,5月13日化蛹率85.6%,羽化率17.2%,进入化蛹盛末期。预计羽化高峰期在5月20日—5月25日,卵孵高峰期在5月26日—6月2日。由于二化螟一代食性杂,发育进度极不整齐,防治时间适当拉长,应持续到6月中旬。

  二、防治适期

  秧田及5月23日前已移栽的早稻田:5月20日—5月25日防治,大田第一次施药10天后应第二次施药。

5月25日后移栽的晚稻及麦茬稻:移栽返青后第一次施药,一次施药10天后第二次施药防治时间在6月3日—6月12日。

  三、防治方法

  1、撒毒土:每亩用杀螟松马拉硫磷100毫升或20%辛硫磷三唑磷乳油125毫升或29%杀虫双水剂138—193克,拌湿润细土10公斤与除草剂、尿素一同撒施。施药时要保持3—5厘米水层3—5天以保证药效。

  2、喷雾: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20%阿维·三唑磷50—7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兼治稻蓟马、大螟、三化螟等害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